虚假认证为建材披上“绿色”面纱

中国建材市场协会对北京市场的暗查结果表明,很多建材产品没有按照国家要求进行检测,漏检产品达40%以上,许多自称“绿色”、“环保”的产品根本没有相关检验报告书。

在十里河建材一条街,所有摊位几乎都在显著位置摆出各种“绿色”或“环保”标牌。但当笔者要求商家出具有害物质检测报告时,90%的摊主却拿不出来。

在环三环建材市场,一家热情的商户,不知是真不懂还是装傻,拿出质量检测报告硬说是有害物质检测报告。当笔者表示要买500平方米的地板时,该商户马上联系到厂家,笔者要求厂家出具有害物质检测报告时,厂家的答复也是质量检测就是有害物质检测。笔者坚持索要有害物质检测报告,厂家看蒙不过去,才回答说没有做有害物质检测。但是,在此摊位陈列的板材,却赫然贴着某协会颁发的“绿色环保建材”标志。

在丰台碧溪建材广场,笔者发现大多数商家根本无法出具有害物质检测报告,即使有,也是只有一个品种的一份复印件,部分商家甚至不清楚什么是有害物质检测报告。

暗访几个市场下来,笔者感到建材市场存在的问题比想象的更加严重。市场中到处是“绿色环保”和“推荐”、“信得过商品”牌匾。认证颁发标牌的单位也五花八门,有协会,有中心,有报社,甚至还有两个毫不相干的单位联合发证。

业内专家介绍,其实抽检报告也只对当时抽样的那批产品有效,很多小厂为取得一份合格的检测报告,会将特制的产品放在店里以备抽查,甚至进行其他的暗箱操作,以保过关。

“绿色”是这样制造的国内某协会去年4月授予居然等4家建材市场 “绿色建材市场”称号。据报道,入驻4 家建材市场的企业都经过了5次抽检并达到合格。但5次检测要历时3个多月。国家标准是2002年1月颁布的,而3 月开始抽检,5月就出现了绿色建材市场,速度快得让人质疑。

既然绿色标识如此有效,那么有水分的标识是如何炮制出来的呢?其实造假的手段并不高明。如取知名品牌产品灌入自己的包装桶,贴上自己产品的标签去检测。笔者调查中得知一个内部消息,上海某著名涂料生产厂家,近一段时间在报刊上以绿色环保产品自居,大肆贬低国家标准,认为国标保护了落后企业,称其产品如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,而其设在廊坊的工厂生产的产品,第一次在国家建材检测中心检测时,却是不合格产品,后换上了他们准备的上海生产的产品后,才得以检测过关。另外,为降低内墙涂料的总挥发性,造假企业向产品中注入大量纯净水蒙混过关。

“一块板子劈八瓣,各自都可拿去做委托检测”。这是笔者在采访某绿色产品认证协会时听到的情况。据了解,企业前来进行检测的合格产品,检测完后大多放在协会,而其多余的产品常常会被要检测的别的企业拿走,贴上他们自己的标签进行再检测,检测通过后取得绿色建材环保产品认证。可以说,部分认证单位管理混乱或者说是睁只眼闭只眼,造成有的不合格企业产品有机可乘。

据北京市建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介绍,委托检测是当前建材产品质量的检测方式之一。但笔者同时了解到,委托检测也是造假的手段之一。如京东某板材市场2002年初检测时,95%的建材产品不合格,但到了11月检查时,建材产品合格率竟然一下子达到95%,但大部分产品均为委托检测而不是抽样检测。同时,暗查时也发现了以偏概全的问题。如企业生产30个产品只检测两个,其余28个没有检测报告。这就表明,消费者购买的产品可能不是检测合格的产品。

业内专家介绍,以上类似的造假行为在中小企业中占有很大的比重,究其原因有二:一是企业自身客观因素限制其发展,产品质量搞不上去;二是国家监督执法出现盲区,给了企业铤而走险、蒙混过关的机会。

一位建材业内著名专家表示:“严格地说,北京并没有绿色建材市场,也没有绿色建材产品,而只有达到限量检测标准的环保建材产品。” 一位建材业内人士指出,根据有关规定,只有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颁发的带有“十环”标志的产品才能被称为绿色建材产品。目前,经国家质检总局认证监督委员会认定,进行有害物质检测认证的有29家检测机构,只有他们的检测报告才是有效的。然而,国家有害物质限量标准发布后,许多单位搭车上路认证发牌。据不完全统计,参与检测认证的协会多达数家,非行业协会认证的牌匾在建材市场比比皆是。

目前建材市场上可以说是绿色满天飞,“绿色建材产品”、“绿色建材市场”、“绿色环保建材”、“绿色环保无毒无害建材”和“推荐绿色建材”等称号充斥各个建材市场,扰乱了市场经营秩序,严重地误导了消费者。

“认证部门太不规范,”国家质检总局的一位权威专家表示,“应该说,各协会作为具有行业管理职能的部门,重点应放在对行业的整体协调管理而不是认证上。如果目前这种情况任其发展泛滥下去,此次国家标准实施的权威性和严肃性都将大打折扣,建材市场的流通秩序将会更加混乱。”

还绿色建材庐山真面北京现有经营建材、家装材料、家具的市场194家,其中建材市场130家,营业面积两万平方米以上的就有30多家,涉及建材、家具的企业加起来共有10047家。建材市场过多过滥,已造成了因发展过度而争抢入驻企业的恶性竞争局面。业内人士表示:“委托检测报告是建材制假造假的保护伞。因此有关执法部门应联合执法、互相监督,对抽检不合格的产品打封条,限期达标;建材市场入驻企业必须出具抽检报告原件,杜绝复印件造假,对没有进行检测或在检测中弄虚作假的经销商,必须取消其经营资格,并逐出建材市场。”

目前,北京建材市场的主要问题是没有一个主管部门,多头管理造成的后果只能是造假猖獗、市场混乱的格局。

因此,建材市场必须规范,认证部门必须经国家资格审批认可,方可作为把关人,否则绿色建材市场将一直混乱下去。

·供不锈钢电加热反应釜,酒精回收塔.高效波纹填料.结晶?/a>

(2003-05-31)

·灯钩、羊眼螺丝、直角钩、杯钩、画钩、铁线)·一至四月建材重点企业利润成倍增长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